top of page

微紀錄片主題(四):大澳漁民社區的周年節慶

大澳華光廟賀誕

華光古廟位於新界大嶼山大澳的橫坑村,是港澳地區唯一供奉粵劇行業神華光師傅的廟宇,戲班往大澳演神功戲時常有子弟前往進香恭祝師父誕。古廟建於清朝光緒年間,有100多年歷史。1973年重建,2000年又得名伶阮兆輝、尹飛燕等八和會館成員籌款重修寺廟。但鄰近村民多外遷,乏人打理,漸漸破落。近年一些在外面打工的村民退休後返回家鄉居住,大家合力重修華光古廟和恢復賀誕來凝聚鄰舍,讓社區變得有生氣和活力。影片拍攝於2022年11月2日。

大澳社區歡慶聖誕節

影片拍攝於2021年12月聖誕節期間,記錄大澳永助聖母堂、中華基督教會雅各堂、基督教宣道會大澳堂舉辦的慶祝聖誕節活動。位於太平街的永助聖母堂建於1923年,教堂亦為永助學校校址,直至2003年停辦。中華基督教會雅各堂創立於1918年,並於1925年成立大澳學校,1932年遷至街市街辦學至今。基督教宣道會大澳堂於1957年建立於石仔埗,1999年遷到永安街現址,1958年創辦宣道會大澳幼稚園辦學至今。

二澳海神廟重修開光

海神廟起源於1991年華東水災, 當年有神像隨水流自福建漂來, 停在大嶼山汾流附近煎魚灣, 水漲仰卧浮起, 水退豎立, 總是不離去。大澳人下去將神像撿回大澳, 推敲是北帝神,準備放在侯王廟供奉, 但打杯問卜沒法得到應允, 最後問卜決定建廟在大澳往二澳途中的大王廟旁。去年廟宇經過重修,今年初舉行開光儀式。本影片拍於2022年1月9日。

大澳漁民歲晚炸油角

大澳漁民婦女在農曆新年之前通常在家中造一些傳統食品過年,包括蒸年糕和炸油角。本片由一名婦女示範造油角,攝於2022年1月22日。

大澳福德宮主會團年貼紅錢

大澳福德宮位於太平街和以前的沙田村之間,據説有百多年歷史,供奉的是土地神,每年農曆正月二十日為該廟誕期。以前廟宇由太平街居民管理,每年神誕期間舉辦搶花炮和上演神功戯。1970年代岸上居民減少參與,最終停辦神誕。1980年代,在附近的漁民和一些深海網艇的船東支持下,恢復了酬神賀誕演戲。福德宮主會通常在農曆新年之前到廟換上新裝飾,並進行團年慶祝。影片拍攝於2022年1月30日。

還神祈福賀新年

影片拍攝於2022年農曆新年前後,記錄大澳的團體或家庭在農曆新年前後到各廟宇還神祈福的情況。

大澳洪聖誕

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,大澳洪聖誕主會在石仔埗街洪聖廟籌辦洪聖誕,慶祝洪聖壽辰。本片攝於2023年3月。

當天早上,主會在廟前豎立三枝大香,會友紛紛上香和化寶,完成後便分切了賀誕的燒豬,連同各會友帶來賀誕食品一齊享用。晚上,於福滿林酒家設宴席聚餐。

1980年代以前,衆多扒艇(大漁船)灣泊在石仔埗海邊,漁民積極參與洪聖誕,資金豐厚,每年在廟前搭建戲棚上演神功戲,並聘請師傅在棚內烹調聚餐的材料,筵開數十席。但由於大澳缺乏避風塘,扒艇轉往長洲灣泊,以致洪聖誕籌辦經費緊絀,最終停辦。現在,若該年經費有盈餘,也會籌辦唱女伶及派米活動。

汾流天后誕

汾流天后古廟位於香港大嶼山汾流東灣畔,建造年代不詳,有嘉慶二十五年(1820)的重修碑記。汾流以前有很多漁船停泊,漁戶組成演戲值理會於農曆四月下旬籌辦神功戯祝賀天后誕。後來漁業衰落,漁民外遷,一度停辦天后誕。1970年代,大澳一些漁民信衆每年神誕到汾流迎接天后往大澳籌辦神功戯賀誕,曾與大澳的新村天后廟合資賀誕演戲或共用戯棚,近年來由汾流演戲值理會獨力籌辦。這兩年因疫情停辦,今年恢復在汾流東灣舉行賀誕演戲。影片拍攝於2022年5月22日。

大澳端午龍舟遊涌

傳説百多年前,大澳經歷一場瘟疫,不少人染疫喪生。後經神明報夢,漁民夜間推龍舟下水,拖著漁船到各廟宇接了神像巡遊河涌,衆人不准作聲,沿河化衣施食祭祀孤魂野鬼,最後成功驅除了瘟疫。自此大澳漁民每年端午節由扒艇行、鮮魚行、合心堂三個漁業行會進行傳統的大澳龍舟遊涌儀式,包括喝龍、採青、接神、遊神、送神等步驟。這個維繫漁民社群凝聚的重要傳統,在多年來漁業經濟式微、漁民流散的情況下,面臨持續的危機。幸得被確認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後,三個傳統龍舟會得到外界資源協助,努力推動年青人參與,合力維持這個寶貴地方文化傳統。

大澳侯王誕

大澳楊侯古廟位於寶珠潭小山丘前,廟内有清康熙三十八年(1699)的鐡鐘,見證該廟最少有310年歷史,是大澳有跡可循的最古老廟宇。廟内供奉的主神為南宋將亡時護幼主南遷的名臣楊亮節,是大澳漁民最崇敬的神明。每年農曆六月初六日為侯王誕,坊眾籌辦神功戲慶祝。以前搭蓋戲棚在廟門前或搭橋跨過涌的對岸建戲棚。2015年以來為吸引多些外遷漁民囘大澳賀誕,特將戲棚搭建在靠近車站的龍田邨。影片拍攝於2022年7月侯王誕期間。

大澳關帝誕

關帝廟内有清乾隆六年(1741)的鐵鐘,見證該廟至少有270年歷史。廟内的主神為關帝,廟的左邊有天后廟。在上世紀四十、五十年代,主辦關帝誕的主要是賭業商人;六十、七十年代由新一代商人接手。以前除了到關帝廟拜神外,還在門口外廣場上演粵劇神功戯。上世紀80至90年代大澳人口流失,經濟衰落,關帝誕長期停辦。約20年前盧滿先生回到大澳接手家族飯館生意,發動朋友恢復關帝誕,聘請歌星唱女伶慶祝。近年疫情下停辦,今年恢復小規模酬神聚餐活動。影片拍攝於2022年7月23日中午,晚上還有酒樓聚餐。

大澳水陸居民盂蘭勝會

大澳盂蘭勝會以前由永安、太平兩街坊眾各自舉辦,亦曾一起合辦,停辦後2005年漁民加入主辦成爲 “大澳水陸居民盂蘭勝會”,並增加 “遊水陸” 儀式,  由喃嘸帶領居民到太平、永安、吉慶前後街的碼頭、土地社壇和關帝廟祭祀無主孤魂,並坐船沿兩邊街道之間的河涌到漁船停泊區化衣施食。本影片拍攝於2022年8月6日(農曆七月初九日)。

大澳石仔埗半路棚花燈

2022年度由大澳石仔埗半路棚街坊籌辦的中秋節花燈會,於8月27日傍晚先在半路棚土地廟進行上香拜祭,然後舉行亮燈儀式。花燈會延續兩個星期,800多個各式彩燈在晚上照亮整條街道,共分三段,由各段街坊自行籌措資金各自設計,每段各有特色,吸引大量大澳街坊和外來旅客前來觀賞拍照。

 

彩燈會源自數年前,由居於半路棚段的梁氏家族年青族人合資和合力創辦,數年來得到街坊讚賞。近兩年擴展到前後兩段街道,分別由寳義堂花炮會和藝宏體育會主辦。花燈會負責人希望能起示範作用,促成大澳各區自發舉辦各有特色的中秋節花燈活動。

大澳漁家影像館

© 2023 大澳漁家影像館

合辦機構
SCRC.png
TO comm_edited.jpg
Fish comm_edited.jpg
TO cult asso.png
​資助
LCF_logo_Color_500px_edited.jpg

地址

大澳永安街5號後座

電郵

網頁編輯

梁煒霖、郭天朗

bottom of page